韩国行线上分享 | 为你送上一份详细的笔记!
如何构建一个有效、无毒、可持续的垃圾分类管理体系?怎样的政策可以推动废弃物高度资源化?这样宏大抽象的问题,一条普通街道的垃圾桶,就能给出这个城市乃至这个国家的真实答案。
无毒先锋携手陆健博士团队,对有着出色的垃圾处理运作体系和丰富的管理经验韩国首尔及仁川,进行了垃圾分类及处理的针对性实地考察。
3月18日,无毒先锋邀请了各位研究员与大家云相约。用一场线上分享会,解读无废城市的“韩国模式”,与大家分享了考察成果。
毛达:韩国行活动总览
毛达向大家介绍了团队五天韩国行的活动总览,主要集中在首尔及仁川地区,参访覆盖了包括环保组织、废弃物处理设施、政府部门等,全方位多方面地了解了韩国对于废弃物的处理。
毛达老师在分享的最后提出,我们在建设“无废城市”的过程中,要设定一个城市坐标。他在联合国环境署发布的《国家废弃物管理战略指南》中选取了一些值得借鉴的理念,例如要注意优先次序,必须设立总体目标和阶段性目标等。
帖明:首尔生活垃圾处理政策的实践观察
帖明向大家介绍了三种韩国生活垃圾的回收处理政策,分别是从量制、押金制、生产者责任延伸制(EPR制度)。
其中从量制通过控制每天每人的生活垃圾排放量,目标是减少韩国生活垃圾的总排放量,宣传教育养成垃圾分类习惯等。
押金制通过使生产者和进口商向消费者收取产品押金来增加空容器的收集,从而促进了回收制度。
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EPR制度)将生产者对其产品的责任延伸到产品全生命周期,特别是废弃后的处理处置阶段。
郭施宏: “多元共治”的韩国样本
郭施宏在分享会中指出,韩国的环境治理体系是政府、市场、社会多元共治多元起效的体系。韩国垃圾分类体系是整体性推进的结果,三大力量在资源循环体系中进行了充分的互动,并不是单独行动的。
其中韩国政府作为开放的责任承担者,自1991年实行垃圾分类制度起,便开始进行宏观的调控,大至垃圾填埋场的定址,小至咖啡杯的处理,都会进行好的决策。
市场主体作为持续的行动调节者,实行废弃物预置金及EPR制度,以及设置价格机制等行动来起作用。
以各大环保组织为代表的社会主体在与政府进行沟通时提出了超前的环保理念,在行动上也体现了主动性。
总结与答疑
三位研究员分享过后,主持人陆健对他们的发言进行了简要的概括。直播中有不少观众提出了自己的疑问,三位研究员也进行了耐心详细的答疑。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即可观看视频。
“无废韩国行”回顾
致 谢
感谢万科公益基金会提供的资金支持。本文内容及意见仅代表本机构的观点,与万科公益基金会的立场或政策无关。
-End-
点击「在看」,共同抗击隐形污染